移至主要內容區
:::

擁有良好居住環境與綠化公園的松山區,是臺北市行政區域之一,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基隆河轉彎處,昔日稱為「錫口」,以臺語發音意即「河流彎曲之處」,至民國35年才正式更名為「松山」。轄區內因有河川及鐵路經過,早期是北部重要且繁榮的口岸及中繼站,許多貨物皆由此地轉運至他地,因此也帶動工礦產業紛紛進駐,成為商業繁盛的重鎮。松山機場建造完成,不但是我國第一座機場,也是首要的民用機場,使得松山區逐漸成為金融及產業發展的重要中心。現今松山機場已擴大成為國際空運機場,而松山區內還有藝文展演首選的小巨蛋、時尚流行的百貨商圈、帶領國內文藝創作的文化園區、觀光客必訪的饒河夜市,加上完善的都市開發,鐵路地下化、東西向快速道路貫穿及四通八達捷運網的興建,松山名副其實是處商業與文化並重、人文薈萃之地。

松山也是淡蘭北路城內文化徑的路段之一,民眾可以步行或以自行車方式來緬懷過去淡蘭北路官道的昌盛。自八德路沿著市民大道行經臺北市最大、最雄偉的土地公廟「中崙福成宮」,該廟宇於清道光二年開始規劃,至清光緒年間集資建造完成,在此可見證百餘年前中崙、上頭碑先民開墾修圳的歷史。繼續向前行至前身為「臺灣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的「松山文創園區」,保存原有的木造建築風格,匯集國內設計師文創商品,並有不定期的展演活動,是處國際型的文創聚落;「國家鐵道博物館」原為臺北機廠,過去是臺灣最具規模的鐵路車輛維修基地,目前保留原有的古蹟建築、機械器物,未來將以展示、研究、教育為目標,成為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

沿著市民大道與八德路四段間至松信路,再轉至饒河街,此區域是過去的「錫口街」,可以看到過去馬偕博士創立的松山長老教會,教會過去是錫口街的地標,外觀為尖塔建築;鍚口街上另有民眾信仰的松山福德宮、松山慈福宮及建於清乾隆十八年的松山慈祐宮,再再都顯示出松山在錫口街年代的繁華盛況。

鄰近步道

探索周邊

移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