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1723 1795 1824 1860 1885
1723

清廷官府增設「淡水廳」

康熙60年(1721年)爆發朱一貴事件,朱一貴以「反清復明」為號召,武裝起義,攻陷臺灣府城後,自立為王,後遭清廷趁隙之際,一舉覆滅。清廷有鑑於此,認為原有的「一府三縣」行政區劃已不敷統治需求,便擴編為「一府四縣二廳」──增設「彰化縣」與「淡水廳」。原設於彰化縣城,後遷入廳治竹塹城(今新竹市),管轄的範圍包括從大甲溪以北,至貢寮的遠望坑,與蛤仔難(噶瑪蘭,今宜蘭)為界,大約涵蓋了今日的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的沿海地區。由淡水廳的設立作為「淡」蘭起始點,代表當時台灣的發展已逐漸由南向北推進。

更多
1795

白蘭氏開發北、中二路

許多史料記載淡蘭古道歷史時,常提到「土人白蘭」或「土著白蘭」經狩獵開拓的山路事蹟。這位平埔族人白蘭氏因而被視為是淡蘭古道的開闢者,其開發路徑可大致分為兩路:
北路(暖暖至三貂嶺):暖暖-碇內-楓仔瀨-桀魚坑-伽石(豎石)-三貂嶺下-三爪子坑(汛)-苧仔潭(食)-三貂嶺。
中路(暖暖至頂雙溪):暖暖-十分寮-楓仔嶺-頂雙溪。

更多
1824

黃廷泰率眾入山開墾

新北市雙溪區泰平地區的開發歷史,可歸功於清道光年間的黃千總(清朝官職稱)「黄廷泰」,當時黃千總沿著頭圍往泰平方向移墾,到達泰平地區時,發現此地十分遼闊且平坦,便稱之為「大坪」,遂率眾開墾,也就是「黃總開大坪」。而因丘陵地可採樟製腦,河谷平坦地可種植稻米、甘藷等,進而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並吸引更多漢人來此發展,逐漸形成聚落。隨著這股移墾潮流,我們可初步描繪淡蘭中路的脈絡。

更多
1860

臺灣開港通商

清廷在兩次的英法戰爭失利後,分別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准許外國人來台貿易,開放了安平港、淡水港作為通商口岸,後來增列雞籠(今基隆)及打狗(今高雄)兩個港口。臺灣的經濟貿易來源也由原本的米、鹿皮、白糖,轉為茶、糖、樟腦,又以茶葉為最大宗,因此,隨著市場需求增加,促使北台灣快速發展,也間接帶動淡蘭南路(茶道)的拓展開闢。

更多
1885

劉銘傳巡撫開闢淡蘭便道

歷經牡丹社事件(1874年)後,清廷逐漸意識到臺灣的重要性,便任命沈葆楨來臺處理臺灣海防。翌年,沈葆楨倡議「開山撫番」政策,將山區及臺灣東部納入統治,更增設臺北府、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及基隆廳。1885年建立臺灣省,由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並積極推動多項現代化建設。隨著茶葉帶來的經濟成長,使得官府不得不拓展「茶路」,加強開闢淡蘭便道(今北宜公路之雛形)工程。此路徑大幅縮短往返噶瑪蘭的路程,取代原本的三貂嶺路線,成為現代北宜間的主要交通道路。

更多

淡蘭百年山徑

橫跨200年歷史的淡蘭百年山徑,見證臺灣清朝時期從北部的「淡水廳」至東部的「噶瑪蘭廳」之間往來的歷史,蘊含美麗風景及淵遠流長的人文故事。近年來,政府與民間合作,以手作步道工法修復錯縱綿密的古道,並於2018年梳理為「北路」、「中路」、「南路」三大路網。淡蘭古道如今被指定為「國家級綠色步道」,豐富的人文歷史與環境生態外,也連結區域內主題特色遊程路線,不論是登山新手或是探險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段,體驗獨特的淡蘭魅力,新興的觀光景點讓你不用出國,也能在台灣享受走在「國際級」長距離步道的健行體驗。

走進淡蘭古道

手作無痕修復,還原淡蘭歷史面貌

就地取材,以符合周遭生態、文化的手作工法,維護修復步道
也是一條結合當地文化、自然特色,具有獨特標記系統的長距離步道

移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