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動物篇

 

大冠鷲

學名Spilornis cheela,又名蛇鵰、蛇鷹、冠蛇鵰

大型猛禽,為臺灣特有亞種,是相當普遍的留鳥。全身為黑褐色;頭頂有黑色的羽冠,其上有白色的條紋;眼部、喙的基部及腳均為土黃色。飛行時,很少會拍動翅膀,由於體大翼寬,需仰賴熱氣流作緩慢而長時間的盤旋。喜食蛇類,亦會捕食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及蜥蜴等。

黃嘴角鴞

學名Otus spilocephalus

體長約15~17公分,全身大致呈黃褐色,腹面的顏色較淡,雜有黑褐色斑紋。虹膜黃色,嘴喙亦為黃色。牠們會在樹冠頂層等較為明顯的地方鳴叫,以宣示領域;狩獵時則在低矮的植被層或非常靠近地面的枝條,專心等待獵物。但有時因為太過專注盯著地面動靜,警覺性較低,即使人類靠近也不一定會飛離,直到聽見獵物的腳步聲,才會無聲地飛行捕獵食物。有時也會因為飛行速度不快,所以容易遭到快速行駛的車輛撞擊。

食蟹獴

學名Herpestes urva、Crab-eating mongoose,又名棕簑貓

體長約36~47公分,尾長約16~28公分,外觀略為膨大,毛髮大致呈土灰色,看起來像是身上披著一件蓑衣,所以又名為棕簑獴。食蟹蒙顧名思義主要是捕食螃蟹,但除了螃蟹以外,牠們也會吃魚類、鳥類、昆蟲、兩棲類等,因此棲息地大部分會在溪流附近的岩洞或自掘的洞穴。目前已列為珍貴稀有之野生動物。

山羌

學名Muntiacus reevesi,又名羌仔、麂、麂子、黄麂

草食性動物,多吃植物嫩葉、嫩芽,是台灣最小的原生鹿種,體型只有中小型犬隻大小,約40~70公分,尾長4~10公分。體毛為土褐色,體背較暗為黑褐色。牠們有發達的眼下腺,乍看像是四顆眼睛,因此又稱為「四目鹿」。當緊張、生氣或興奮時會分泌腺體或張開噴氣,有時也會用舌頭清潔眼下腺。公山羌有上犬齒(俗稱獠牙),是現生鹿科中唯一有角又有明顯犬齒的動物,是打架時的工具。牠們常出沒在清晨或黃昏的溪流旁或森林中,尤其在中低海拔天然環境越好的路線越容易遇到,如:灣潭古道與貢寮山區。

 

植物篇

 

雙扇蕨

學名Dipteris conjugata,又名鐵雨傘、破傘蕨、半把繖、松葉蘭、雄過山、灰背雙扇蕨

因保有侏儸紀時代的型態特徵,自古存活至今,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是台灣唯一的雙扇蕨科植物。雙扇蕨於淺薄岩壁成群蔓生,外形是兩支併排的破摺扇,就像邊緣被撕裂的雨傘,因此也稱為「破傘蕨」。由於它們具有向陽開闊的特性,也有「大自然的指南針」之稱。

桃源谷雙扇蕨

資料來源: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2022.6.23

在桃源谷面向東方的陡崖頂端及同一崖線偏北的草嶺古道也能看到雙扇蕨。

雙扇蕨科演化的高峰在中生代(225百萬年至65百萬年前),當時廣佈全球,從北極圈分佈到南極,橫跨世界各大洲,化石資料顯示共約有6屬60種,如今只剩一屬約6種,侷限分佈在東南亞,台灣北部、石垣島、西表島是其北限。現今在分佈範圍內的雙扇蕨科植物,都呈現零星分佈的狀態,都只出現在崖缐或山脊缐上,空曠地區或光缐充足的林下,其生態習性從中生代以來其實沒什麼改變。中生代就是所謂的恐龍時代,當時的優勢樹種是松杉柏類、蘇鐡等裸子植物,偶有幾棵蚌殼蕨科的樹蕨,地景類似今天非洲的稀樹草原,但濕度高些,雙扇蕨科植物就生長在這種光缐充足的環境,而且數量不少。一億年前屬於被子植物的闊葉樹開始演化出來,65百萬年前闊葉林逐漸統治整個地球,闊葉林森林多層次,又有著生植物和藤本植物,喜歡空曠、相對濕度又高的環境的雙扇蕨科植物,只能退縮至很侷限的空間。

透過桃源谷的雙扇蕨,我們可以體會2至1億年來的環境變遷,更重要的是可以確定台灣擁有2至1億年前的環境條件。

註:闊葉林內有木質藤本植物,它的葉子會聚集在樹冠層。闊葉林下地被層的光缐強度,不到樹冠層的1%。

台灣桫欏

學名Taiwaniana alsophila

莖幹長可高達10餘公尺,多生長於海拔兩千公尺以下之森林陰暗處。長相與筆筒樹相近,其葉片枯萎後不會脫落,而是下垂於樹冠下,形成「樹裙」的景觀。莖幹質地堅硬耐久,且樹冠整齊,可作為香菇寮、蔭棚、花房材料或景觀佈置等多樣用途。其嫩芽和髓心可以食用,是早期原住民的傳統美食。

倒地蜈蚣

學名Torenia concolor,又名釘地蜈蚣、四角銅鐘

花長2.5~4公分,常見於低海拔向陽斜坡且較潮濕的土地上,全台灣都可以看到它的足跡。葉片對生於枝幹上像蜈蚣的腳,且植株沿地爬行因此而得名,花朵為藍紫色,偶爾可見白色的花朵。耐貧脊的環境、抗病蟲害、生命力旺盛。

移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