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石碇名稱的由來有二種說法,皆與石頭有關;因景美溪流過此地,人們需跨越溪中大小不一的岩石才能渡河,好像跨越門檻一般,門檻台語是「戶碇」,而得名石碇;另一種說法則是早期皆以船隻為主要運輸工具,在湍流溪中得靠繩索固定於巨石上碇泊來穩住船隻,因而稱此地為石碇。

大臺北地區民生用水來源的翡翠水庫,水庫蓄水區九成位於石碇區內,因此石碇被列為重要水源保護區,因水質甘甜無污染,栽植的茶樹、桂花、傳統手法製作的豆腐,品質極佳,香味醇厚,茶油桂香嫩豆腐入菜,成為石碇的特色茶宴美食,深受遊客喜愛。

石碇老街以萬壽橋為界,分為東街和西街,東街位於河岸邊,人潮商店較多較熱鬧,其中「吊腳樓」是為解決腹地狹小所設計的建築模式,從日治時代保留至今,讓我們得以見證先民的智慧;「不見天街」讓遊客可以不被雨淋日曬地逛逛傳統小店;「百年石頭屋」利用山壁鑿石而建,現今維持昔日房屋內設,看的出早年居民生活的歲月痕跡。

昔日串連臺北與宜蘭的交通要道「淡蘭古道」,石碇是古道中的水陸樞鈕,也是茶商的集散地。為記錄保存石碇歷史及在地民俗文化,培育更多地方文史人才而成立了「淡蘭藝文館」,館內設常設館及特展區,民眾如果想更了解石碇,可以順遊參觀。當時先民從四面八方前來石碇經商所踏過的古道山路,大家也可以親自體驗一下,石碇周邊的淡蘭古道,像外按古道、烏塗溪步道、四分子古道、獵狸尖步道等,走一趟古道可以細細品味石碇這個自然古樸、生態豐富的好地方。

鄰近步道

探索周邊

移至頁首